从事会议口译人员都是如何做记忆的

      浏览:

想要做好口译,就需要有很强的的记忆能力,有些会议口译工作是不方便记笔记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大脑记录客户的说话内容,例如展会陪同或者工厂参考类的陪同口译,这种就是典型的翻译难度不搞,但是也不方便记录的类型,碰到客户讲话一大段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记忆,客户讲述完成后,凭借记忆进行口译翻译工作。

因此口译是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特点表面看来是和口译的要求相矛盾的:既然它只能存储信息单位,那么,译员又怎么可能记住三五分钟、甚至长达十几分钟的讲话内容呢?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A译记忆的运作方式。

1、听辨理解过程中“有 意识的”筛选一缩 小记忆的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感觉存储”到“短时记忆”阶段,有一个由注意力进行筛选的过程。

口译记忆同样会经过这样一个筛选过程,而且译员在进行这一过程时,更加主动和有意识。在对源语的昕辨过程中,译员比一般听众听得更专注,他会有意识地对源语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而且在进行言语理解的时候,译员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强,他会有意识地去粗取精,把他认为有意义的信息留存下来,而对讲话者的口语语流中的冗余和重复的信息作丢弃处理。

由此看来,译员记忆的动机很强,而且记忆的内容经过了初步“有意识的”筛选处理后,需要记忆的量已大大减少。

2、对记忆的信息进行“条块化”处理一扩大记忆的容量心理语言学认为,言语的记忆主要采取以“命题”为单位的意义储存的方式。译员记忆的应该是经过抽象概括的以“命题”为单位的意义模块,而不是将每句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而且,这种意义模块是可以通过关键词来记忆的。

从事会议口译人员都是如何做记忆的最后口译记忆并不是对储存信息的简单恢复,而是对输人信息主动进行加工、编码之后的储存和提取。口译记忆的实质是在理解源语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的主要意义和关键词语的记忆,而不是对源语孤立的语音代码、信息符号的机械记忆。


参考资料

热门标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