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阿伯:“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

      浏览:

文汇阿伯:“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

做翻译就要“忠实于原文”,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人对于翻译的常识。但翻译界的一些专家却试图告诉人们:常识需要更新了!这种陈旧的翻译理念,已经成了影响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绊脚石。

很多典籍有了英译本却“走不出去”

在国内,多数译者出于职业习惯,翻译过程中全神贯注于文本,字字对应地把文本翻完,翻译工作即宣告结束。至于译作在接受地市场的反响,一般被认为是“出版社的事”。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谢天振的案头,放着好几本博士论文。其中一本是他早些年指导的博士生完成的《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在国内学界,由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操刀的《红楼梦》英译本长期备受推崇,被公认为是最严谨、准确的译本。但研究却表明,在英语国家,无论是高校藏书、图书馆借阅量,还是专业学术研究中的文本援引量,杨氏译本的接受度远远赶不上英国翻译家霍克思的《红楼梦》译本。问题是,霍译本在很多国内翻译家眼里,根本算不上好本子。

谢天振的两位博士生又分别研究了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文版“熊猫丛书”以及出版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学》杂志英文、法文版在海外的传播影响力。结果也都让人深思:《中国文学》杂志1951年创刊后,于2000年底停刊;《熊猫丛书》上世纪80年代推出,一共翻译出版了190多部作品。根据世界各地的销售情况统计,这套丛书有时候可以卖出两三本,有时候一本也卖不出去。除了个别译本获得成功外,大部分译本没有产生任何反响。

文汇阿伯:“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两个以上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该如何排列?


参考资料

热门标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