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文化汉译英的几点思考

      浏览:
对中国文化汉译英的几点思考国外读者对太白山和太白积雪产生有机的联想。因为,Tai在汉语拼音里可找到别的发同类音的汉字,如"泰"等,Bai也是如此,更何况它们都没标有汉语拼音特有的四人声调标识,因此,汉语拼音Taibai并非一定得拼了"太白"两个汉字。对于这种情况,最妥贴的办法是有个简明的注,点到为止。
*比较译文
The Enchanting Beauty of Mt. Taibai (Ever Snowy).
翻译对汉语句法的影响
翻译对汉语句法的影响涉及面很广,限于篇幅,我们选择性地讨论其中几个方面。
1)被动式使用频率、范围扩大
被动式早在古代汉语中就使用,但不多见,且一般是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经历。受翻译西方语言影响,现代汉语中被动式也可表愉快的事情,即凡西文能用的,汉语随翻译而跟着用。例如将He was awarded Nobel Prize.译为"他被授予诺贝尔奖",而不只是译为"他获得诺贝尔奖"。
又如下面的句子,请与括号里的对比:
他被选为会长。(大家选他做会长)
我从为没有这样被窘迫过。( 我从来没有这样窘迫过)
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否则,我会要消失在白天里)
2)句式复杂化,多样化
这表现在汉语句子的主谓关系较以前明显,即主语使用的频率高了;逻辑关系也更多地明示于语言表层,有别于传统隐含这种关系的意合方式,即多用"如果"、"因为"、"假如"等。如:当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的时候,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
英语隐喻词语的翻译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人们往往只把它看成是比喻的一种。其实隐喻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也普遍存在。认知语言学已经证明,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思维以及行业的基础。认知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在Metaphor We Live By 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和基本的方式,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和社会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反过来又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产生着影响。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而一种语言的隐喻反映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只有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用法、进行不同语言的隐喻比较,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这间的异同,才能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提高译文的质量。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了解词语的隐喻意义,就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地传达信息,除了弄清词、句、语段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字面意义,还要理解附加在词语上的文化信息和隐喻意义。
英语中有大量的词和词语与汉语中的对应词在隐喻用法上完全一致。英语中的dove和汉语中的"鸽子"都象征和平爱好和平,英语中right和left在表示政治派别和政治倾向中的隐喻和汉语"左"、"右"完全相同。汉语和英语都以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以狐狸比喻狡猾,以狼比喻凶恶贪婪。
但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和英美人士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语言中既有字面意义相同,隐喻意义不同的词语,也有隐喻意义相同,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英语的eat one's words 和汉语的"食言"意思并不相同,dog eat dog 也并非狗咬狗。英语中apple of the eye和汉语中的"掌上明珠"虽字面意义不同,隐喻意义则相同。
隐喻的常用翻译法:
1、 直译法
英语中有许多词语的隐喻意义与汉语对应词语的隐喻意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采用直译法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另外,采用直译法,保留原喻体的形象特征,有助保留源语隐喻的文化特色,并能丰富目的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我国读者已普遍接受: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2、 意译法
大量英语词语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特有的,汉语读者无法从喻体形象联想其喻义,因此在翻译时只能译出其喻义,以利于汉语读者理解和译文语言的流畅。如:
The maxim was that when a married couple saw red lawyer saw green. 俗话说,夫妻吵得脸红耳赤之日,正是律师招财进宝之时。
3、 换喻法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必然形成不同的思维形式和表达习惯,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喻体,因此在翻译某些隐喻词语时,必须改换喻体,采用汉语读者所熟悉的比喻形象,以利于译文语言的表达和读者的理解。如:
I haven't got an ear for music.我没有音乐细胞。
Ear耳朵,隐喻意义指人们理解或鉴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的习惯是说成音乐细胞。
4、 明喻法
隐喻也被称作"压缩了的明喻"(Condensed Simile),在翻译隐喻词语时,有时可保留隐喻形象,用明喻来表达。如:Bill was a lion in the battle. 比尔在战斗中勇猛如狮。
5、 加注法
有时在译文中保留了源语的喻体形象,但由于文化差异,隐喻的含义难以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特别是有些蕴念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典故,为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可用加注的方法处理。
He is another Shylock.他是又一个夏洛克。
He was a Machiavellian, who would employ all means to attain to power. 他是一个马基雅维里式的人,会用一切手段来获取权力。


参考资料

热门标签

更多 >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